首页 关于我们 党的建设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微信矩阵
新闻中心
企业要闻
一线新闻
人物风采
媒体聚焦
视频中心
专题网站

一线新闻

赓续弘扬航天精神|各单位开展航天精神宣讲活动(一)

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日期:2025-10-20

编者按

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之源。传承弘扬好航天精神,关系到航天事业发展的生生不息,关系到航天人初心使命的薪火相传。今年以来,八院各单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树先进典型,讲好榜样故事,面向广大干部职工、社会大众开展了多场航天精神宣讲活动,赓续弘扬航天精神,凝聚奋进向上力量。

铁血军魂与航天精神碰撞生花

“从军营到靶场,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姓军为战’的赤胆忠诚。”八部318会议室里掌声雷动,“传承军魂铸利剑,赓续精神卫长空”主题分享活动在此举行。退役军人代表、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在军魂与航天精神的碰撞中,共筑接续奋斗的精神根基。

活动以上海最美退役军人冯志峰事迹短片《从飞行大队长到航天设计师》拉开序幕。镜头里,这位老兵从指战一线的飞行大队长,到伏案绘图的项目设计师,将“精准无误”的军人信条,转化为航天产品研制中严慎细实的严苛标准。

从军装到工装,变的是衣着颜色,不变的是“保家卫国”的初心坐标。“军人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与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品质,本质上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祖国大地更安全,让人民生活更安宁。”这番话也道出了在场航天人、退役军人的精神共鸣。

分享环节中,在场退役军人代表的讲述催人奋进。大家纷纷表示:“当年在部队,靠的是咬牙坚持;如今啃技术硬骨头,凭的还是不服输的劲。这两个身份的分量一样重,一个是保家卫国的见证,一个是守护空天的承诺。”

从军营到试验场,从钢枪到利剑,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与军人的忠诚担当深度融合。

云端直播,对话三代人的航天故事

806所在国家工业遗产——湖州七〇一三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前,以“线下宣讲+云端直播”的方式,通过“寻迹、解码、传薪”三大篇章,串联三代人的航天故事。

在第一篇章“寻迹篇”中,在讲解员带领下,职工们沉浸式参观试车台陈列馆“因时而生、从零而建、向国而兴、矢志而行”四个展区,重温老一辈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走进工业遗产,触摸历史根脉。

在第二篇章“解码篇”中,大家聆听了三代806所人“创业、坚守、传承”的故事:通过AI技术生成原七〇一三厂副总工程师黄铁梅影像,回顾了试车台从无到有的创业历程,诠释“国家需要,我就去做”的忠诚担当;“72届”职工朱建平分享支援“小三线”工作生活的艰辛,用生动的故事阐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以作风之魂夯基固本;“八院十大杰出青年”刘开伟以“螺丝钉、钉钉子和试金石”三个精神分享青年航天人如何将严慎细实作风融入工作岗位,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在最艰难的阶段,有没有某个瞬间让您想过放弃?”“最终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下来的?”在第三篇章“传薪篇”的对话交流环节,朱建平与刘开伟分别同青年开展了思想交流与互动。职工纷纷表示,新时代航天人将继续向前辈学习,以信念支撑坚守,赓续航天事业。

榜样引路,对话燃情

“老一辈航天人在算盘和草稿纸间,为中国蹚出一条独立自主的航天路,他们培养铸就了伟大的航天精神。我们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在811所面向职工青年以及闵行区实验小学师生代表举办的“致敬航天模范,传承航天精神”宣讲会现场,集团公司航天精神青年模范马聚沙以“航天精神十年磨一剑”为主题,将他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

“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岗位,我深知快速获取知识、积累实战经验、掌握解题方法缺一不可,”他分享道,“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实现个人能力的真正跨越。”台下,青年职工和学生们屏息凝神,眼神中充满敬佩与向往。

“干航天这行,最难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台上,第六届“感动八院-最美奋斗者”郝兆晗、八院“三八红旗手”韦云与团队一起攻克核心技术、突破难题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空间电源人攻坚克难的精神具象化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榜样的力量点燃了现场的热情。互动环节,一名学生代表问:“我们当中有很多小伙伴,梦想成为像您一样的航天工作者,您觉得我们小学生最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品质呢?”马聚沙微笑着鼓励:“最需要的品质就是恒心、坚持、有韧性。恒心,意味着用双手精心打磨每个细节,直至完美;坚持,代表着面对挑战时不畏惧、不退缩;有韧性,则是在逆境中不断自我提升和成长。”

集团网群

网站链接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 邮编:201109

网站管理邮箱:news@sast.cn 网站运维电话:021-24180000 传真:021-24180188 网站维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隐私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