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党的建设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微信矩阵
新闻中心
企业要闻
一线新闻
人物风采
媒体聚焦
视频中心
专题网站

一线新闻

聚力攻坚丨微观战场见真章,方寸之间写精细

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日期:2025-06-30

编者按

今年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院各单位已全面吹响奋斗号角,严起来、紧起来、动起来,坚定履行强军首责,项目管理、科研生产、外场试验......各条线分解细化,实干画卷全面铺就。

新的一天刚开始,808所元器件保证事业部的员工们已经进入热火朝天的忙碌状态。会议室中,新一轮的质量分析会开始筹备;实验室中,新的检测任务正在启动……他们用严慎细实筑牢了航天元器件的坚固防线。

挂图作战为任务“精细导航”

清晨,阳光洒在会议室的屏幕上,上面的攻坚任务作战图格外醒目:各型号的备料状态、风险物资、配套情况和到货时间一目了然,节点、责任人清晰标注。大屏前,攻坚任务专班正讨论复盘着近期任务完成情况。

为聚力攻坚,808所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专班,要求瞄准目标、主动对接、摸清底数,用好任务管理“一本账”和“一型一策”方案。发令枪打响以来,部门定期组织会议协调进度和难题,每个班组都挂图作战,严管所辖;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目标,有效确保任务按照计划推进。

“既当‘警察’又要当‘教练’,源头上就要严控,抓好质量管理。”事业部副部长汪波表示。为此,事业部对厂家加大了生产过程把控培训,开展了厂际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助力厂际质保能力提升。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分解攻坚任务、逐级传导责任压力,让各环节措施抓早抓实。

“人眼找茬”向“AI盯梢”迈进

“嗡嗡嗡——”走入元器件车间,设备运转声音此起彼伏。只见808所自主研发的元器件AI检测设备正在扫描产品。过去,工艺外观缺陷要用检测人员“肉眼”通过显微镜逐个观察。现在,有AI技术加持的“电子眼”可以同时识别20-30个元器件的细微缺陷。外观比对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显著缩短了检测周期,有力支撑了元器件规模化应用。有一次,一款器件因焊点的微小裂纹导致性能不稳定,AI检测设备在1秒内精准识别,规避了质量隐患。工程师马超笑着说:“以前是‘人眼找茬’,现在是‘AI盯梢’,质量把控更稳妥了!”

2025年,事业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优化业务运行和服务能力的主抓手,借助精益管理、流程建设、体系融合等专项,不断细化迭代。有了前期CPS智能产线建设的坚实基础,自主开发的元器件检测数据分析系统顺利部署,能完成批次稳定性分析、质量稳定性分析,实现“协同合作智能化、分析决策精准化,服务应用网格化”的目标。业务主管邵麟介绍说:“数据跑起来,质量才能飞起来。未来,要让‘数字车间’更聪明,更懂元器件的‘脾气’。”

“齿轮”文化为攻坚凝心聚力

当下,元器件保证团队的成员像一个个紧密咬合的齿轮,相互配合支持,践行着部门倡导的“齿轮文化”,推动团队向前迈进。

用户提出导线100%外观特筛的从严要求,并明确一个月交付,时间压缩为原来的1/5,各班组精选出了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十八罗汉”,18个小伙子开启奋战状态,经过840小时的接力检测, 35天完成了原本5个月工期的导线筛查,精准捕捉数起质量缺陷并及时上报;监制验收的组员们,长年奔波在外省,扎根生产线是工作常态,白天忙完还要赶回所里出具监制报告、审批周转流程,确保任务流转畅通;DPA组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每天经手的元器件数不胜数,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元器件,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检测技术,修炼出外观判断“一眼假”的绝活,让假冒翻新元器件无处遁形……攻坚过程中,有人主动放弃了数月前抢到的门票、有人为了1%的进度压缩分秒必争、有人为了0.1毫米的缺陷彻夜难眠,大家目标一致,默默守护型号的“细胞”。

“攻坚任务很辛苦,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就是在一次次手捧‘烫手山芋’中建强的。” 事业部党支部书记江芸感慨道。

集团网群

网站链接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 邮编:201109

网站管理邮箱:news@sast.cn 网站运维电话:021-24180000 传真:021-24180188 网站维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隐私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