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党的建设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微信矩阵
新闻中心
企业要闻
一线新闻
人物风采
媒体聚焦
视频中心
专题网站

一线新闻

聚力攻坚丨在春天,开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日期:2025-04-08

编者按

今年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院各单位已全面吹响奋斗号角,严起来、紧起来、动起来,坚定履行强军首责,项目管理、科研生产、外场试验......各条线分解细化,实干画卷全面铺就。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春雷初响唤醒了蛰伏的生灵,自然万物开启了与时间抗衡的生命角逐,在另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中,803人冲刺的脚步已经奔波了很久。

抢下资源保供先手棋

3月5日,惊蛰,催耕的春雷为申城带来滋养生命的甘霖,1800公里外的贵州省,一号调度令的签定落地,也为焦急“等米下锅”的803所送来一场及时雨。

原材料、元器件是科研生产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家人当然懂得这样的道理。一个月前,在物资齐套专题调度会上,物资部对全年各领域型号物资齐套风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于识别出的十余个重点风险厂家,所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厂家现场协调物资齐套计划,签署协调纪要,敲定交货节点。

“连续三个礼拜,辗转10个城市,跑了14家元器件厂,时间紧、任务重,资源又有限,先下手才能抢得先机。”物资部部长马天义深有感触。

处在供应链前端的还有零件加工,每一个零件都像一块乐高积木,少了哪一个,产品都无法上线生产,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里,任何等待都是对生存空间的浪费。

蛇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二周,零件齐套专题调度会准时上线,仅仅一周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0家重点供应商代表齐聚精密加工技术中心,通过“面对面”沟通,凝聚共识,破解堵点,构建“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伙伴关系。

改革提速,创新增效

元器件齐套、零件加工解决了“点”上的问题,但想要应付翻倍增长的任务产出,这还远远不够,“提效”是当前摆在“面”上的问题,改革就是这道问题的答案。

模式创新、流程优化、机制保障……围绕提质增效保交付,所内研究制定了19条工作机制,在人员统筹、产能提升、供应链建设以及质量管控等方方面面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为科研加速系好“安全带”。

比如,现场问题快速处置机制,要求各型号组织成立现场问题快速处置小组,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对问题性质进行快速判别和技术决策,现场形成处理意见,分析明确后当日完成问题闭环审批,同时成立由专职检验师、质量师组成的应急检验队,以满足应急检验需求。

数字化手段更是各部门协同提效的法宝。飞控部推进自动测试设备的应用和生产数据智能分析,提升批产效率,运载部将数字化虚拟仿真、智能判读、产品在线验收等典型示范场景在各型号中深入推广,光导部持续加强产品正向设计和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通产品批量制造的“堵点”,推进产品技术和队伍能力的“双提升”,各生产平台依托MES系统,建立基于装配齐套的功能模块,以及计划预警和调整模块,动态更新齐套进展和短线零件识别,快速反馈生产异常情况,实现异常问题的高效处理与批产数据一致性分析。

“协同”是攻坚的最强底色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光电部现在的状态,那就是“赶”,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走路带风。作为攻坚战的主力部门,光电部已经绷紧弦,拉满弓,全力以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这场攻坚冲刺的赛跑中,光电部从来不是孤勇者。“兵临城下的时候,没有人可以作旁观者,这是一场接力跑,全所各个部门都在拼尽全力跑好自己手中的那一棒。”光电部部长杨俊彦说道。

任务量激增,人手不够也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远水解不了近渴”,所内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挖潜,建立人员支撑快速统筹机制,采取设计师持证上岗、技能人员跨部门调配等方式,按照生产节奏有序补齐人员缺口。“外部招聘也在同步进行中,相应的培训、考核方案也已落地,坚决不会让产线上出现‘机等人’的现象。”人力资源部部长宋红娟补充道。

紧急补位的还有“人、机、料、法、环、测”中排在第二位的设备,批产能力二期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为了产线设备能够及时交付和完成调试上线,测试中心统筹设备采购、计量人员,实行双主管联合方式推动产线建设按期完成。

目标在前,使命催征。当前,803所已经按计划任务和产品配套建立了逐项分解到人的责任网络,处于节点上的每个人都以“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全力打赢这场收官攻坚战。

集团网群

网站链接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 邮编:201109

网站管理邮箱:news@sast.cn 网站运维电话:021-24180000 传真:021-24180188 网站维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隐私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