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为了航天强国的使命我们迎难而上、奋战在各地,寒风瑟瑟的大漠戈壁,温热潮湿的热带海洋,集智攻关的实验场所,一尘不染的生产现场,热火朝天的总装车间……到处都是上海航天人兢兢业业的身影。上海航天官微开设“奋战”栏目,看各单位踔厉奋发的精气神和干劲。
金秋时节,奋斗“出彩”。“吱吱”的钻孔声,“哧哧”的锉削声,“咔咔”的打磨声,“当当”的装配声,“嗡嗡”的铣削声……800所奏响了一首慷慨激昂的奋进曲,奋战的“进度条”已经拉满,各项工作按下“加速键”,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奋斗景象正在逐次展开。
全线发力 一场团队协同的“接力赛”
早上八点,结构件加工事业部的唐建平班组,二十几部数控加工中心已经开始“全线运行”,年轻的生产副组长贺雷正在进行着产品生产情况的巡视和团队人员的安排调度,他说:“结构件加工是产品总装的‘上游环节’,必须要合理排产、保证质量,竭尽全力赶在前面,争取为总装留出更多时间。”这句话是班组的工作原则,同样是生产现场的写照。
同样的“剧目”也在其他事业部上演着。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是地面装配组雷打不动的习惯,到岗后,他们就会迅速穿上整洁的工作服,在开好晨会后,拿着装配特定的工具,神采奕奕地出现在装配区域。
为了确保这一批次产品能够成功交付,发射筒的配套工作早在前几周就开始进行了:提前策划、深入细致地做好装配的各项准备工作,除了日常要用到的化工材料、劳防用品,还提前整理工装等用具,确保提前到位;针对装配实际需要和制约瓶颈提前进行预估,总结前几批次装配过程中的经验,制定详实周密的工作日计划和备份计划。“无论哪个作业区域,大家都事无巨细地把准备工作落实好,为‘不倒后墙’积蓄力量。”组长袁承说到。
伴随着“百日攻坚”声声催人战鼓的,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总装交付的压力都压在了800所肩上,但对成功的渴望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冲刺在最前线的职工选择了用实际行动朝着年度生产目标坚毅地迈进。
蹄疾步稳 织密安全生产网打好“收官战”
踏进静力试验厂房的大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加强作业前后的安全检查确认,生产条件不具备不作业,管控措施不到位不作业……”循声向前,静力试验班组长戚忠城在现场提醒着班组成员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定。早会一结束,大家便马不停蹄地“奔”到工位上着手开展一天的工作。
如果用延时摄影的画面呈现,近日来静力试验厂房内总是人影憧憧,工作板上的内容增删不止。为了有效保障试验现场需求,很多工作要妥善安排好各环节顺序,并行开展。“这是产品共底贮箱静力试验,那是整流罩直筒段摸底静力试验,前面是卫星分离机构分离试验……”静力试验技术组长王小卫对现场同步开展的几个试验如数家珍。
进入三季度,型号试验任务接踵而至,当任务“旺季”到来的那一刻起,试验检测事业部的应对之策愈发清晰起来:加强试验的前期策划能力和整体计划的把控能力,细化安全方案,强化质量安全管控,针对室外开展的大型试验进行室外试验安全方案设计,并从试验技术风险、实施风险等方面加强管控。
两地同频 当“燃”不让人人争做“行动派”
秋日的暖阳缓缓照进所区西北角的厂房里,映照在长征五号超大尾翼上显得格外美丽。桁铆尾翼型架旁,数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一丝不苟,进行着桁条装配。在宇航事业部的各个厂房里,从钣金、装配、焊接到热处理、喷漆等现场,处处可见职工忙碌的身影。深秋的微风卷着落叶带来阵阵寒意,生产现场的工人师傅们却有的身着短袖工作服,还不时擦拭着脸上的汗珠,看到笔者疑惑的表情,有的行车工腼腆得说:“现场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跑两趟就热了。”有的铆接工笑着说:“短袖方便,做起事情来利落。”言语朴实却字字铿锵。
距离松江园区180多公里的江苏海门,800所下属新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奋斗激情同样“燃”。一大早,铝镁炉工打开熔炉,着手化料,700多摄氏度的炉温将他的脸映衬得红通通的。几小时后,去除熔炼杂质的溶液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工位上十多人自觉围拢过来,协力浇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时钟已经指向下午七点,深秋的夜总是来得特别早,厂房外面已是一片幽暗,厂房里灯火通明、仍有不少忙碌的身影,切割、打磨、热处理,熔炉清理、准备物料、检测工况、整理造型工具、筛沙……一天的忙碌没有结束,大家继续为下一个工作日做着准备。铸造生产的步步推进没有什么捷径,唯有“打拼”,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将“做”落到实处,对手里的活儿,他们心中有“数”。
金秋是收获的时候,也是致敬耕耘的季节。所区外不远处,农田里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禾苗的枝头,稻浪翻涌;各事业部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奋战景象。丰收黄与航天蓝交相辉映,收获与希望并存。800所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力绘就圆满完成全年型号任务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