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为了航天强国的使命我们迎难而上、奋战在各地,寒风瑟瑟的大漠戈壁,温热潮湿的热带海洋,集智攻关的实验场所,一尘不染的生产现场,热火朝天的总装车间……到处都是上海航天人兢兢业业的身影。上海航天官微开设“奋战”栏目,看各单位踔厉奋发的精气神和干劲。
长剑划过,打破沉寂。当胜利的消息传来,800所供靶飞行试验团队顷刻沸腾,欢声笑语充满整片戈壁。在骄阳炙烤下开拓,在寒风呼啸中试验,从初升的红日到点点的繁星,团队一直在与时间赛跑,用百天奋战画出了一个完美的圆,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江河眷顾奋楫者,星光不负赶路人。团队不畏风沙,把外场的奋斗岁月揉碎在滚烫的曙光里,迎着晨光奔跑,从未停下过脚步,行进的脚步不断延伸至远方。
长河渐落晓星沉
按下“加速键” 向着任务目标不遗余力
塞外,以广袤的沙漠戈壁、恶劣的风沙气候闻名于世,本次试验任务,就要在这里展开。先期抵达的十多名试验队员,身上肩负着在荒凉野外搭建技术阵地和发射阵地的重任,需要在产品和大部队到来前“无中生有”,创造产品贮存和试验条件。
试验的技术阵地在一片废旧的铁皮厂房内,厂房里的沙土几乎能够没过脚踝,破损的铁皮在狂风的呼啸中不断拍打着墙壁,面对着如此环境,队员们一扫帚一扫帚地扫,一铁锹一铁锹地铲,硬是打扫出了一大片纤尘不染的空地。破损的墙壁乘坐登高车修缮好了,存放产品的帐篷支起来了,值班守夜的方舱拼出来了,场地的供电和照明也重新搭接起来了,桌、椅、板凳甚至是守夜值班的床板,也都在这片厂区里就地取材,从沙土里一一拖出擦拭干净。
争分夺秒,队员们希望在产品到来的时候创造出一个完善、整洁的工作环境,保证后续试验的顺利开展。
一弓云畔挂昏黄
爆发“小宇宙” 向急难险重“亮剑”
茫茫荒野,遍地沙石,临时道路崎岖又颠簸难行,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团队在这里临时修建一块水泥场坪和两个土堆掩体,将试验必需的发射装置和工作方舱一一准确落位。接地桩打不下去,接地电阻降不下来,那就磨尖了接地针,一锤一锤地砸下去,盐水一遍一遍地浇下去。阵地上水电保障困难,施工条件艰苦,那就一桶桶地往阵地运水,一根根地搭接电线。
猛烈的风不停地吹,能见度不足50米,整个阵地都笼罩在沙尘暴的阴影下,天色昏暗,呼吸的时候嘴里总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土味”。口罩上是一层层尘土,身上像是在土堆里打了滚,所有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处理着手上的工作。
锤砸坏了,镐磨秃了,水源耗光了,电力网络终于布置完成,接地电阻也最终满足了产品的使用要求。这时已是午夜,奋战了一天的队员们开始清理现场工具、检查工装设备。
收尾工作结束之后,大家来到休息室坐下,望着点点星光,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相视一笑。这一刻他们松了一口气,对他们来说,今天是普通而充实的一天。
万点灯光夺月光
下好“先手棋” 试验任务的履带稳健向前
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人影憧憧。一次次推倒重来,一次次勇毅创新,团队开展系统质量“双想”专项活动,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反思“回想”,对后续的试验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想”。
结合工作要求,团队完成《飞行大纲》《安全性分析报告》《应急预案》和《阵地操作手册》等系统性试验文件的审查和修订;在发射阵地,团队临机增加产品导通和复测工作,确保产品以“最稳妥”的状态参与正式试验;正式试验前夕,团队再一次详细梳理试验流程和注意要点。就这样,团队把每个环节做到极致,辛勤的努力换来的是日趋成熟的技术方案。
团队建立了基于流程的质量管理机制,明确个人责任,将试验操作、记录表格和回告口令有机融合为一体,同时每天工作完成后都重新梳理产品状态和文件状态,保证每一步岗位操作都有记录可查,每一次方案讨论都有纪要可循,每一处状态更改都有单据可依,做到文文有签署、事事有记录,检验输入、确保输出,最终保证了试验全链路的高效畅通。
这片飞沙走石的塞外大漠,增添上了一份独属于航天人的浪漫情怀。成功,是对整个团队最好的告慰和最美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