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806所各项科研生产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多项任务交叉并行,所内各部门开启“全速”模式争分夺秒决战四季度,以饱满的斗志践行百日奋战。
两个“三同步”,加快新材料验证
“我们今天要完成3个材料的12组试验,其中一个要最终确定配方设计参数,同步优化工艺参数……”早上八点,第六研究室主任詹国柱就在检查当天的具体工作计划。为满足新研产品对防隔热材料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今年806所开展了隔热性能、耐烧蚀性能提升研究。目前多个新材料关键性能实现了大幅度提升,正在加速开展工程化应用验证和性能鉴定工作。面对新材料试验工作量大、交付时间紧、指标要求高等特点,第六研究室充分发挥专业平台的组织作用,通过两个“三同步”与时间赛跑。“三同步”就是配方设计、工艺试验与性能测试同步开展,验证试验、技术报告与文件编写同步进行,部门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在试验全过程中大力协同,为即将进行的新产品投产做准备。为了早日实现新材料的工程化应用,设计师们成立了突击小分队主动承担攻关任务,勇于突破舒适区,拓展技术认知边界,针对难点开展高效协同、各个击破。
一套新系统,提升部组件生产能力
为满足后续型号产品对树脂基防隔热材料组件的批量需求,第六研究室与时间赛跑,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开展方案讨论、优化工艺布局、分解工作计划……由于没有成熟经验参考,宋世聪、王程豪摸着石头过河,一一攻克软件调试、模具设计改进、辅助系统配置等工作。经历数版方案优化,终于加紧建成了一套防隔热材料RTM注射新系统,并组织完成现场培训和主要参数调试,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有了这套设备,我们完成型号任务就有信心了。”据宋世聪介绍,该系统实现了树脂基防隔热材料组件自主成型制造,调节压力范围拓宽了100%,重量偏差从6%下降至3%以下,且可实现注射管路温度控制和注射过程自动存储记录,制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有力保障了产品的生产交付。
三项“硬举措”,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设计是源头,必须要确保设计输出与输入严格闭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步骤都要符合要求,只有这样,产品质量才有保证。四季度科研生产任务急剧增长,且一人多岗,如何做好质量管控工作是摆在眼前的大难题。为了严控质量,第六研究室严把设计、试验、生产三道关:在配方设计阶段,要求设计师高质量编制技术文件、称量卡片和交接卡片,严格执行三级审签制度,力求做到“经我手,无差错”;在配方验证试验阶段,要求技术人员到现场亲自复核原材料批次状态,并作为配方试验的检验人员,确保试验过程正常;在产品生产制造阶段,要求设计师现场跟踪关键环节,及时分析过程数据,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由主任级设计师组织专题技术分析会进行确认。为了做到“质量在我心中,产品在我手中”,第六研究室还组织开展了“100个知识点”标准学习活动,制定标准宣贯清单,然后指定资深设计师逐个进行宣贯和讨论,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三步,不断提升人员岗位履职能力。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奋战百日已过半,806所将继续以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乘风破浪的前进姿态、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全力冲刺年底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