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党的建设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微信矩阵
新闻中心
企业要闻
一线新闻
人物风采
媒体聚焦
视频中心
专题网站

一线新闻

最美奋斗者 用执着的坚持,谱写航天奋斗乐章

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日期:2023-02-28

“行,交给我,没问题的。”深夜的楼道里,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无论在烈日骄阳下的调试外场,还是人声鼎沸的集中攻关办公室,这样熟悉而坚定的回答总能给人莫大的鼓舞。他是孙全,八部研究室主任、技术副总负责人,扎根航天十二年来,他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带领团队完成多个竞标型号研制工作,大力推动研发模式创新,并在多个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把小事当做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他的执着与坚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刻苦钻研,学习是他的坚持

学生时代的孙全,总是喜欢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遇到复杂的数学公式,他会情不自禁地开始从头推导,钻研起来就忘记了闭馆时间,被图书管理员反复催促。有时他太过投入,甚至完全察觉不到管理员无奈的呼喊。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的他,怀着航天报国的满腔热血,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部。得益于学生时期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他在型号工作中快速上手。然而,书本知识并不能直接移植应用于型号工程实践中,这是初入职场的他需要面对的第一个考验。

在新领域型号专项验证试验中,实装验证情况与理论仿真结果不一致,团队迟迟找不到突破口,研制进度受阻,焦虑的神情时刻挂在每个人脸上。讨论桌前,孙全的额头已布满细密的汗珠,但他深知“勇于担当”是每一位总体设计师必修的第一课。“没关系,给我几天时间,一定会有解决办法。”会后,他开始从头梳理,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传统的精度链分析计算方法并不适用于新领域的产品,这是之前的讨论中一直被忽视的地方。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点,他从算法开始,主动学习钻研,一步步推导模型、一次次仿真分析,带着分系统软件走读,反复验证,从日暮到黄昏,又从黑夜到白昼,终于找准了误差源,突破了难点,也突破了自己。解决问题后,试验很快取得了成功,战友们激动地抱住了他,他谦虚地说道,“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一件总体人理所应当做的小事。”

工作十余年来,从一开始接触探测专业,到拓展至指火控专业领域,再到踏入系统工程的研究,孙全把每一次跨专业、跨岗位都当作一次学习、一次历练,甘之如饴并全情投入,但也会因过于投入发生一些趣事。一次外场试验撤收后,他通宵达旦地协调各分系统查缺补漏,问题讨论会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回到房间的他口干舌燥,不知是因为太过疲惫,还是高度紧张的神经突然放松下来,他恍惚间拿起一杯滚烫的开水直接送入嘴中,烫得他大叫一声,嘴角瞬间长出了“胡子”。然而第二天,他仍然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同事很是担心,纷纷劝他赶紧去医院看看,他却笑着回答:“咱没有那么娇气,两三天就好了,试验要紧。”说完,便立刻投入到当天的工作中。谁也没想到,这烫嘴的“小胡子”在孙全的脸上,一呆就是两个月。

主动求变,创新是他的坚持

随着院防务装备在诸多新领域取得突破、任务量激增,新技术在产品中的大量应用,产品状态的快速迭代成为新趋势,研制工作量和难度成倍增加。

“用户只给了不到半年时间开展系统设计和验证,按以往的研制模式,肯定来不及!”会议室中,大家针对用户新下达的任务讨论得热火朝天。

“几十年固化下来的型号研发模式是不是真的无法突破?”孙全这几年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许是时候该往前迈一步了。”他意识到,对于部门这些年持续探索的研发新模式,现在就是它落地实践的最好机会。

随后,他果断尝试,带领团队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引入基于模型驱动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MBSE),组建跨专业、跨单位的协同设计团队,这是MBSE理论首次在院防务装备领域应用,虽充满很多未知,但他始终坚定信心地探索着数字化产品研制新模式,利用并行协同设计模式和数字化验证手段,在内场便能验证出百余个设计缺陷,将原本依靠实装才能验证的问题转移到了设计前端,缩短研制周期的同时还能大幅缩减成本。最终,该型号仅用20天便完成了方案设计,1个月完成了联调工作,创下当年竞标、当年研制、当年闭合的纪录,成功扭转了竞标局势,也走出一条特色的防务装备领域数字化转型新路径。随着多年来的实践积累,当前新研型号已全部应用该模式,有力推动了总体部大步迈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

除了积极探索研发新模式,孙全也在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方式。2022年,他在部门推出了揭榜挂帅活动,通过搭建创新迎合项目、项目应用创新的成长平台,把任务交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人手中,营造人人创新的良好氛围。最终,多项共性技术和困扰型号研制的质量效率问题等若干课题均取得突破性成果,部门的青年设计师们也羽翼渐丰,逐渐成长为各条战线上的型号骨干。

“不要觉得自己解决的只是一个小问题,我们干航天,就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当做大事干”,老师傅当年对他的言传身教,如今也成了他对青年设计师的勉励。他太清楚青年设计师的困惑,初入职场的他也曾有过质疑:“为什么做设计是每天面对一份又一份繁琐的文件?”“文件是确定产品的设计状态,一点马虎不得。”老师傅语重心长地回答。之后,孙全从点滴日常中渐渐感受到老一代航天人的严谨与细致。看到他们一丝不苟地抠文件中的每一处技术细节,翻阅着他们当年艺术品般工整的手写文件,曾经的疑虑消失得无影无踪。

带头冲锋,责任是他的坚持

面对多型号竞标并行、人力资源紧张等难题,如何在短时期内解决资源和进度难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里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些问题是对管理能力的最大考验。

以问题为导向,孙全迅速将肩上的使命和责任落实为行动,开始筹划一支能够灵活调动进行专业支撑的队伍,集中力量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它像润滑剂一样融入业务工作,加快专业发展和型号工作的“齿轮”飞速转动。很快,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信息系统平台架构组应运而生。他主动协调人员,梳理平台架构组与型号项目组的关系,引入先进的IPD理念,深度策划后续工作开展,从职能定位、运行机制、人员组成分工上做出详细的调度与谋划,以平台架构组为抓手,深入推进架构统型设计、共性技术集中攻关、设计复用等工作。

在近期型号竞标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平台架构组在MBSE研制手段、标准规范和数学模型等多个方面的支撑,型号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突破。当前,孙全正牵头型号竞标、实验室建设、部门管理等多项工作,坚守一线,带头冲锋,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早已成为他的坚持。

同样坚持的还有对家庭的责任。工作再忙,孙全也始终坚持给家人高质量的陪伴,即使出差在外,也会每天拿起手机看看家人,逗逗孩子。谈及孩子,孙全深情地说:“我给他取名‘星宇’,寓意航天人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浩瀚宇宙。我想,这是精神的传承,也是爱的传承。”

莫问前路多坎坷,一路向前不回头。在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的征途上,唯有不忘初心使命,唯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突破一道又一道难关,源源不断地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把小事当做大事干,他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集团网群

网站链接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 邮编:201109

网站管理邮箱:news@sast.cn 网站运维电话:021-24180000 传真:021-24180188 网站维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隐私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