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精神荣誉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集团公司党组研究决定,授予33名个人、17个集体“2023年度航天精神模范奖”;授予18名个人、12个集体“2023年度航天精神青年模范奖”。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将陆续刊发模范个人(集体)在工作中主动践行航天精神的先进故事和精彩感悟。本期刊登的为2023年度航天精神青年模范奖获得者林欣。
追求卓越,做一颗航天“启明星”
2017年,林欣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进入上海航天工作,主要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在“两总”的带领下,她迅速融入卫星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的攻关研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入选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航天“启明星”。
不畏艰难,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雷达系统的研究过程是艰苦的。她研究的相关领域在国内外尚属空白,林欣在博士研究期间对这一领域也基本没有涉及。面对从零到一的挑战,她展现出了青年人身上特有的拼劲和不服输的精神。她始终记得在攻读博士期间,导师对她说的话:“不要怕,把自己想象成这个领域的专家,敢于去尝试!”
当时,林欣白天要忙于事务性工作;到了晚上,她还会加班学习各种文献资料,各种文献堆满了办公室的桌子。不知多少个夜晚,林欣专注地坐在办公桌前,或紧盯着电脑屏幕,或在论文上标注重点和自己的理解,房间里静谧得能听见键盘敲击的轻微声响和手指翻动资料的声音。
研究过程中,她不断以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励自己。她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向前辈、同事主动学习卫星系统总体设计、雷达目标探测技术等专业知识。在“两总”的指导下,她深入分析总结,寻找突破口,不断地试错、不断地优化设计,一步步慢慢逼近目标。
在攻关探索过程中,她学会了如何梳理关键技术,如何有计划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如何一步步开展卫星总体设计;也学会了面对困难不急不慌,用勤奋、钻研和执着直面挑战,用耐心、毅力和坚持解决困难。
林欣踏实、刻苦、认真、勤勉,在她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航天人的成长,也可以看到航天精神如何在新时代航天青年身上传承。
经过多年的努力钻研,在一次次失败后,林欣与研究团队终于完成了关键算法研究和典型场景的仿真分析。她和团队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设计改进,实现了关键技术指标数量级的提升,出色地实现了技术突破。
矢志钻研,创造领域新高度
林欣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支持,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她始终秉承“自主创新、艰苦奋斗、严慎细实、大力协同、和谐共赢”的精神。
为了能够早日完成相关项目突破,抢占领域领先地位,林欣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推公式、写代码。她的桌上散落着各种笔记,有公式推导的草稿,有代码算法的框图,还有待解决问题的清单。
她不断地测试、修改、优化,每一次循环都是对完美代码的追求。终于,在经过无数次调试后,她获得了大量逼近现实的仿真数据。
但这些仿真结果要得到承认,必须要有试验结果的支撑。因此,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林欣联合载荷单位开展了外场试验,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试验数据,有效支撑了理论仿真的分析结果。
经过一次次的问题排查、一遍遍的数据分析、一轮轮的优化迭代,她与团队最终成功验证了对目标检测与识别能力,试验结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领域空白,获得了用户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有力推动了该系统后续相关项目立项。
林欣善于学习,也善于总结。她在项目研究的同时,也同步注重论文、专利的撰写。至今,她已在SCI、EI类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此外,她还撰写了15项专利,其中已授权8项,为该领域的后续发展不断积累知识产权基础。
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是林欣这一代航天人的特质。
2023年,她成功申请了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想要将自己熟悉的领域优势应用到对地下石油资源的探测中。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林欣的青春在求索中绽放出了独特的光彩。在这个充满年轻朝气的航天青年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代代传承的航天精神,也可以看到中国航天可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