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八发八中!”基地里试验队员兴奋地喊道,“厉害了!创造了新纪录!”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一场持续近10个月的竞标工作以接近满分的成绩圆满闭幕。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离不开竞标试验队员们淡泊名利的默默付出与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董瑞星,便是这个团队中负责总体设计的骨干设计师。
苦中作乐,试验为先
“坚韧、乐观、幽默”,是八部同事们对董瑞星的一致印象。去年,假期尚未结束,试验队员们乘坐大巴车踏上了西北大漠之行,这一去就是整整5个月。从无到有的型号攻关向来不会一帆风顺,有时为了获得最佳试验条件,队员们往往“黑白颠倒”,不分昼夜。沙漠里凌晨1点的银河、凌晨3点的月亮、下午1点的骄阳以及晚上9点的落日都见证过队员们热火朝天的忙碌身影。“每天工作都是一次对身体的高低温环境试验,凌晨的时候即使是穿上带内胆的冲锋衣也能感觉外面的丝丝凉意,中午的时候即使是穿上短袖短裤仍然挡不住浑身大汗淋漓”,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试验进行到了最后一轮,大漠里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沙砾打在腿上像针扎一样,但万里长征已经到了最后一段,申请终止试验一切还得从头再来,等于走了回头路,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此时咬牙坚持是唯一选择。即使大家都带着口罩,口鼻里是沙子,鞋子里更是能倒出二两沙子来。试验正处于关键节点,恶劣环境让大家悬着的心更加紧绷。董瑞星站了出来宽慰大家,戏谑道:“刮痧而已,没有二两神沙,不能笑傲基地。”大家听后无不会心一笑。正是凭靠着这份豁达,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任务。
稳扎稳打,不卑不亢
竞标试验是残酷的,在各方代表的严格监督下,任何一次小小的失误都可能酿成败局。这不仅是对装备可靠性、边界性能的一次严酷考核,也是对各单位试验组织、实施、应急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对于试验成功的关键,他总结以下几点,“一是调整好心态,考试成绩虽然受环境影响,但关键还是看自身实力,对实验过程的关键项目,一定再复核、再计算、再分析、再验证;二是试验实施以责任为中心,各司其职,确保自己负责部分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三是不卑不亢,在技术协调会上面对对手质询时,一定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坚决维护自身权益,才能赢得对手尊重。”型号先后经过四轮大的总体设计,近十年的技术攻关验证,型号最终确定了一个技术指标先进、总体特性稳定的平台。董瑞星在技术风险识别与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后续的竞标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力以赴,敢于承担
“我来、我上”是董瑞星在日常中的口头禅。面对任何工作,他始终保有最高的热情,秉持着认真负责,不推拖的态度。平日里,他也时常鼓励大家“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入职以来他先后担任过班组副组长,党小组组长。班组团队遇到大小事情,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积极出谋划策。
“董宝”是大家对他的昵称,缘于在参加元旦晚会饰演调度一角时,他活灵活现的表演,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备受好评。在年初的元旦晚会上,董瑞星和新入职的员工们一起设计参演了表现航天人奋斗风貌的舞台剧,从台词剧本到舞台动作,他和同事们连续琢磨了好几周时间,倾注了大量心血。让大家又亲切的称呼起他为“董宝”。
科研攻关的道路是充满磨难而又充实的,董瑞星继续秉承坚毅的胡杨精神,脚踏实地,默默付出,和型号一样披荆斩棘,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