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党的建设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微信矩阵
新闻中心
企业要闻
一线新闻
人物风采
媒体聚焦
视频中心
专题网站

媒体聚焦

青年报:不靠运气,把工作做到极致!

日期:2016-05-23

火箭设计人员正在开展火箭测试。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从2009年正式批复立项,到2015年首飞成功,一支当时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的年轻设计师团队仅用6年时间就完成了我国运载火箭应用的里程碑式任务,成功突破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申请专利150余项。这支团队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

众英才

齐心把工作做到极致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丁秀峰一毕业就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下属805所工作,作为长四的副总设计师,面对长征六号这一全新型号的研制,她主动请缨加入长六团队,被任命为长六的副总设计师。而作为长六研制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设计师,丁秀峰在工作中将细心、细致发挥到了极致。

2012年7月,在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热试车出厂测试中,丁秀峰发现氧箱内的传感器螺钉上按照常规做法要求点了红漆。

“按照我们正常的流程,传感器验收完毕后要点一点红漆的,表明传感器已经通过验收。”丁秀峰说,当时偶然想到,这是这种类型的传感器第一次用于低温氧箱,如果油漆脱落,会不会产生多余物?“因为发动机内腔的间隙非常小,达微米级的,任何一点多余物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爆炸。”当时火箭已经总装好,即将出发进行热试车了,一边是进度的要求,一边是可能存在的隐患,丁秀峰马上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专题讨论分析,查找了大量资料。

“后来核实下来,这个红漆和液氧不相容,在液氧中它会脱落,如果脱落下来的漆通过输送管进入到发动机内腔中,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丁秀峰说道。

可是怎么把这个红漆除掉呢?此时火箭已经总装结束了,如果把传感器取下来换上没有点红漆的传感器,极易产生不锈钢丝多余物,操作复杂且风险大,“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最后是一个总装师傅说:‘我来试试看吧!’他用丙酮擦了擦,发现红漆消失了。”丁秀峰说,那时正是夏天,非常热,总装师傅穿着厚厚的衣服,钻在贮箱内一点一点擦掉分布在不同部位的油漆,“出来的时候师傅后背的衣服全湿了,所以我们这个型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家共同奋斗的成果。”最终,通过三天通宵达旦的工作,在确保进度的前提下消除了存在的隐患。

领头雁

挑起新一代火箭大梁

自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成功以来,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我国先后成功研制了15个型号的运载火箭,组成了相对完备的现役运载火箭型谱。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各国开始投入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我国也提出了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设想。

2008年7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明确,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新型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长征六号的研制由此拉开序幕。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老航天人”张卫东,挑起了长征六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重任。

虽然年纪并不算老,但张卫东在院里堪称是“老法师”,从1982年毕业开始干长征三号,到后来担任长征四号副总设计师、长征二号丁总指挥、长征五号副总设计师和多星发射上面级的负责人,他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新同志中参加型号最早、最多的总师之一。

张卫东这个“领头雁”就这样带着一支刚跨出学校大门没几年、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的年轻团队走上了长征六号研制之路。眼前的道路既让人振奋又困难重重,振奋的是,上海已近20年未开展新型火箭的研制,能从事一个全新型号的研制是每一个火箭人梦寐以求的;困难的是,长征六号与现有的长征系列火箭有着很大差异,不但没有成熟经验参考,还要实现全新的动力系统、更高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低成本发射控制要求、短周期发射要求……

“有几次遇到技术难关,几乎走不下去了,团队都有种山穷水尽的感觉,但我相信越是到这个点,越是曙光即将再现的时候。”作为这支年轻团队的“主心骨”,张卫东不但要带领队伍进行各种技术创新,还要不时为年轻人鼓劲打气。

一般火箭有15%技术创新就算重大状态变化,而长征六号浑身上下全是新的,张卫东和团队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你管这个项目,晚上能睡得着吗?”原长征四号甲、长征二号丁总设计师、院士孙敬良这样跟张卫东开玩笑。但对喜欢挑战自我的张卫东来说,长六就是解一道难题,其中的磨难、快乐、挫折、成就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

张卫东说,当年长四合练发现了几十个问题,长六合练前,院长告诉他暴露的问题50个以内都可以接受,但后来却只有10个问题,让大家都很意外,“再次证明,这不是运气。”

小金花

失败不气馁成多面手

长征六号火箭一次要将20颗卫星送入轨道,其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关键。1980年生人的施金花就是长六伺服系统设计团队中的一员。

“伺服系统就是推动火箭发动机摆动的机构,主要是接收箭机指令,对火箭进行姿态控制。”说起自己的专业,施金花头头是道,而且会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简单来说,伺服系统就是具有大脑的执行机构,它分为伺服控制器和伺服机构两部分,如果把伺服控制器比作人的大脑,伺服机构就是腿脚。”

伺服系统研制团队主要承担一级、二级、三级伺服系统的研制任务。“本来长六团队就年轻,我们伺服系统研制团队更加年轻,很多都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当时平均年龄不足26岁,我也不到30岁。”施金花说,虽然团队人员非常年轻,但年轻人身上也有韧劲,初生牛犊不怕虎,敢闯,敢拼,敢想,敢创新。

让施金花印象深刻的是伺服系统首次与发动机“见面”进行联合试验的经历。“我们自主研发了一个电动伺服,是国内运载火箭首次应用,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施金花说,伺服系统是推动发动机的,因此必须要与发动机一起联合试验,经过3年多的研制,2012年2月,他们研制的伺服系统终于要与发动机“见面”了——一起联合试验。

“当时整个团队心中既有期盼,又有忐忑,连夜坐火车赶到西安与发动机进行对接。”由于此前的单机测试都非常顺利,团队还是比较有信心。但当装上发动机并通电以后,施金花和小伙伴们不想看到的一幕出现了:发动机喷管不听控制,开始抖动。

“大家都惊呆了,心想:完了,这一抖抖出了我们的设计缺陷,也失去了这次试车的机会。”短暂的震惊之后,这些年轻的设计人员迅速想到,当年11月还有一次试车机会,如果能尽快解决抖动问题,还能赶上热试车,“我们当天就买了火车票,连夜返回上海,想办法解决问题。”

通电后为什么会抖动? 出现抖动有几种解决方法? 年轻团队请了专家开始攻关,一步步排查。“我们从多个方面重新制定了方案,由于零件都要重新加工的,大家都迫切地想赶紧加工好,看看是否有效。”施金花说,当时团队里大部分都是单身青年,宿舍就在厂房旁边,加班加点是常态,“产品出来以后要进行试验验证,当时的仿真实验室是一个车库改造的,七八月份里面很热,蚊子也很多,但试验人员都是零件一出来就马上去装,哪怕是凌晨12点都想立即看到结果。”

经过8个月的技术攻关,抖动现象消失了,2012年11月,施金花和小伙伴们又踏上北上“征程”。“到了西安以后,大家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如果再出现异常,就是第二次失败。”与发动机进行对接后,当指挥喊出“通电”时,施金花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非常紧张,期待着不要抖、不要抖。”最终,发动机喷管没有再出现任何抖动,非常平稳。

在一系列的失败和成功过程中,施金花和团队的小伙伴快速成长,在长六研制过程中获得了5项科技进步奖,“现在每一个成员都是多面手,可以独当一面,这些都是由眼泪和喜悦铸成的。”(刘春霞)

集团网群

网站链接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 邮编:201109

网站管理邮箱:news@sast.cn 网站运维电话:021-24180000 传真:021-24180188 网站维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隐私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