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八院航天微波组件敏捷自动生产线现场、空间结构机构事业部驱动和指向机构生产线现场分别被评定为上海市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五星”与“四星+”生产现场。八院注重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技术创新等推动生产现场的智能制造能力迈向更高水平,助力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五星生产现场:
航天微波组件敏捷自动生产线
804所“航天微波组件敏捷自动生产线”将智能制造的理念、方法、技术与生产现场精益管理相结合,通过技术革新不断深化数据驱动,开展了微系统智能化产线建设,产线工序自动化率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了804所微波组件研制和批产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该生产线在微系统全数字设计与仿真、高密度集成制造与智能测试、信息共享平台的一体化管控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并应用数字孪生、神经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了相关数据分析与仿真优化工作,有力推动了微组装过程中的工艺、设备、数据和信息等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
随着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产线设备装备的自动化攻关仍未停止。建设多部件、多步骤、多种类焊接整合的一体化装焊单元;通过在线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实现元器件贴装各环节整线集成;搭建激光预焊系统、真空烘焙系统和激光连续焊系统,依托自动控制程序实现气密封测集成;通过自动光学检测和人工智能检测技术,快速识别生产问题。融合了智能技术的微波组件生产线不仅实现了单班生产人力成本减少60%以上,典型产品一次装配合格率更是提升至95%以上。
后续,该生产线将重点攻关产线智能机器人技术、打通智能储运关键交互断点、积极开展大模型应用研究,以实现智能制造水平的大幅提升。
四星+生产现场:
空间结构机构事业部驱动和指向机构生产线
近年来,149厂空间结构机构事业部秉承“平台化、精益化、智能化”的现代化产线布局理念,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建成了生产作业面积占地3000m²的驱动机构柔性生产线,实现了驱动机构年产量提升50%的产能目标。
在建设过程中,该生产线通过管控系统智能化,以MES系统为中心,实现驱动机构配套、装配、测试、试验等全流程任务管理,实现工序流程、质量数据、作业管理等全要素信息采集、提取及分析,通过无纸化生产方式改变传统作业模式,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字化精益生产制造模式转型。
如今,该生产线通过智能制造赋能,实现了驱动机构总装全过程高可视化装配、全物理环境模拟、全物理量高精度测试等,突破了原有驱动机构离散装配、试验、测试操作以及过程数据离散、精度低等的技术难题,有效实现了流程化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综合效率提升50%。
后续,该生产线现场将不断推动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转型,相关管理创新经验与措施目前逐渐在对接机构、可展结构机构产品生产现场建设中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