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党的建设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微信矩阵
新闻中心
企业要闻
一线新闻
人物风采
媒体聚焦
视频中心
专题网站

企业要闻

八院试验队:无问西东,只为成功

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日期:2025-08-04

夏日,潮湿闷热的海边,横陈着几间方舱。从渔民家里租来的冷库工作间不时散发出鱼腥味。

一群大城市来的航天人,每天来到这里做产品鉴定试验。户外的温度最高达到40摄氏度,尽管穿着野外防晒服,很多人的皮肤仍被晒得黝黑。

他们就是八院试验队。

执念创造奇迹

总指挥山总是名“80后”,从项目自研阶段便进入了这支队伍,和“70后”总设计师铁总成为搭档,共同带领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队伍前行。一路走来,产品要实现大跨度的技术升级,但队伍的核心构成基本没有变化。

“当年产品在实物竞标时,我们以连战连捷的成绩实现了大比分领先,那个场景真是终生难忘。”陈副总指挥介绍,大家感到十分振奋,私下被形容的“临时队伍”一下子成了“瞩目焦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因为产品性能的考核需要,他们到了各种恶劣环境中做试验、赶进度。魔鬼“夏令营”,高原“铲雪人”……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中蕴藏着一股执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产品联调阶段正值六七月份,天气闷热不说,各种不知名的虫子肆虐,很多试验队员被咬后至今手臂都留有疤痕。那场魔鬼夏令营只是团队拼搏的一个缩影。最终,他们实现了八院历史上周期最短的飞行鉴定试验。

随后的高原试验同样惊心动魄。试验队到达西北高寒地区的时候,天空中每天都在飘雪,地面积雪厚达一米之深。很多人都质疑能否上山,铲开雪道也成了一大难题。责任重如山!几经周折,试验队找到了一位熟知地形的当地村民,在仅靠车灯照明的情况下,连夜铲雪打开了上山通道。

第二天,任务完成得格外圆满。“我们有100个理由可以放弃,但是队伍创造了一个奇迹。”山总形容,“那真是像鲜花一样怒放。”

在超强的拼搏劲和意志力下,产品得以如期交付。试验队用实际行动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进而赢得了后续任务。八院党委也称赞他们“打造了一个按期完成的用户典型”。

“这些人苦得很”

野外作业,有很多想象不到的艰苦。

试验队员们往往需要因地制宜,现场搭建试验环境。这种场地通常没有成熟的配套设施,有些地方甚至连厕所都没有。这次任务在海边,能小憩的地方,也就是几个临时方舱和冷库工作间。

有人忍不住打听起他们的来历,虽然也没弄明白“做试验”的真正含义,但隐约感觉是干大事的。他们说这些人苦得很,在外面晒的时间很长,中午也没个觉睡,连夜里都在工作。

“外界都以为航天人高大上,实际我们非常接地气,肩扛手拉的各种活,都得上。”队员们深知野外的含义,习惯于自我解嘲。这次任务,对他们来说,最难忍受的还是晕船。

产品做试验时需要引导船。海上风浪大,人待在船上颠簸一会儿就会呕吐,严重者都能吐出胆汁。经常上船的戚主任坦言,吃了晕船药也不管用,只能大家轮着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多上,每次都备好塑料袋,让自己处于能够工作的状态。

作为团队中的第一个“下海者”,35岁的陈副总设计师胆大心细。面对新的试验要求,他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带着队伍做了很多安全预案,身体力行地迈出了第一步,“在大海上,小船如一叶扁舟,要尽可能地确保产品和人员安全。”

一同下海的还有年轻队员小黄、小孟。小孟2022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来到航天,非常幸运地将爱好与工作实现了完美统一。陈总、小孟第一次下海时,大家的心都被揪着,直到他们安全上岸。

被这样的团队温暖着,小孟十分安心。这两年,他逐渐成为主力的操作手,对产品和流程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沉着冷静。

每次利剑出鞘,击中目标,是团队成员们最开心的时刻。低调、内敛的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鼓掌、击掌,甚至拥抱。

一种精神层面的富足

苦?不苦?试验队员们自己都说,一把辛酸泪。

在这支数百人的队伍中,主任设计师小李是为数不多的女同志,因为工作不怎么被日晒被队员们奉为“金领”。她负责产品的控制,参与了几乎所有的飞行试验。不出差则已,一出差就是长差,家中大小事情只能委托给爱人。

负责总装工作的小杨等人,每次试验最早上岗、最晚撤离,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在户外,是团队中实实在在的“蓝领”。他们的出差也同样多,正谈对象的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都会遭遇到柴米油盐类的小烦恼。

负责总体工作的小董上高原进行产品保障时,因天气原因和同伴在4000多米海拔处留宿。晚上,外面飘着鹅毛大雪,他们盖着三层被子,怀里抱着小氧气瓶,睡不着也不清醒。因为担心同行的两位年轻人,他定了闹钟,每隔两小时叫醒一下他们,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

……

但同时,他们又乐在其中。

“我们的产品有用武之处。”

“能够让用户安心,特别有成就感。”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的黄副总设计师这样形容这支身经百战的队伍。他说,很多人在工作中收获了成就感和成长,这种价值回归让他们的精神有了极大满足。

“这个产品的考核任务特别多,对很多年轻人是一种吸引。一个又一个成功,给了他们极为正向的反馈。”重视技术、不善言谈的铁总始终相信,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正循环”。

没有惊天的口号,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实在的行动。每次任务出发前,试验队员们会有一种仪式感的动作,彼此将手堆叠在一起,大声喊出“胜利”“胜利”“胜利”。



集团网群

网站链接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 邮编:201109

网站管理邮箱:news@sast.cn 网站运维电话:021-24180000 传真:021-24180188 网站维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隐私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