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航天精神大讲堂”走进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来自八院149厂的大国工匠王曙群结合自身参与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型号任务研制经历,讲述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的鲜活故事,为青年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航天精神课程,诠释新时代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励南航学子勇担使命、接续奋斗。
课堂上,扎根航天一线36年的王曙群讲述自己从普通装配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经历。他以参与的对接机构研制为例,回忆了团队16年的攻关历程。这期间,他们经历过“走过迷茫彷徨后坚定信念”的转折,也感悟到“从事航天事业,对问题的探索没有捷径,有时候,不走捷径才是最大的捷径。”他用亲身实践诠释了航天人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勉励青年学子“科技创新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技术工人只要精益求精、敢为人先,也一样能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航天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与担当。“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不仅仅是王曙群写在工作室墙上的一句话,更是他作为一名航天一线工人的铮铮誓言。
“一个人有技术那是个人有前途,一群人有技术那企业就有前途,一代人有技术那国家就有前途。”
“我们有在雨中奔跑的勇气,如果跌倒,我们会起身再次奔跑,因为我们心中有目标。我们不怕差距,因为我们会心无旁骛地朝着我们心中的目标拼尽全力地奔跑。”
课堂上,这些通俗的语言,表达的是以王曙群为代表的航天工匠,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建设航天强国的信心决心。
在对话青年环节,王曙群与青年学子围绕团队建设、未来就业选择方向等作互动交流。有学生感慨:“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长期奋斗中,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凡业绩。王曙群先生的精彩讲座,让我真切感受到工匠精神和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创新驱动航天发展,科技引领航天未来,作为一名南航学子,未来我将坚定不移自立自强,勇担航天强国使命,勇攀科技高峰。”
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不仅让航天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而且点燃了他们作为时代新人奔赴星海、勇于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