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9月6日16时20分、22时20分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大量用户电力、通信中断,部分房屋倒损。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12时,灾害已造成海南、广东、广西3省区122.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广东等地台风灾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组织力量救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强总理作出批示。
台风“摩羯”是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先后以超强台风级登陆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越南广宁,具有“强度极端,多次登陆,风灾严重”的特点。据气象部门监测,“摩羯”已于8日上午在越南山萝省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于9月8日17时对其停止编号。
八院正在海南执行任务的两支试验队,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争分夺秒、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深刻内涵。同时,为了应对台风来袭,风云卫星对台风“摩羯”进行了实时监控。
9月5日上午,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业务平台上,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的风云四号B星高清动态云图,正精密监测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的一举一动——大片的云系组成一个庞大的漩涡,其环流宽阔、中心明确,在台风中心附近的北侧,极具“立体感”的螺旋对流云带正持续加强。
台风诞于海上,往往来势汹汹,破坏力强,及早了解它的生成、发展及风雨影响等,是精准防御的关键一步。风云气象卫星作为最早发现并可连续追踪台风的主要手段,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 台风生成后,风云气象卫星搭载的仪器可及时接收台风中云、雨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根据卫星接收电磁波的不同特征,再经过遥感技术处理,就能推演出台风的轮廓和形态,从而实现对台风位置、大小、强度、移动方向和路径等的精密监测。
3日10时和5日8时,卫星中心针对台风“摩羯”分别启动风云四号B星快速成像仪1分钟加密观测和探测仪15分钟台风加密扫描观测。“风云四号B星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响应灵活,1分钟就可以生成一张指定区域的云图,空间分辨率细到250米,能对台风‘摩羯’的整体或局部进行昼夜不间断的精细连续扫描观测。”据介绍,风云三号G星搭载的降水测量雷达还可清晰、完整绘制“摩羯”及高影响区域三维立体图像,与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相互配合,捕捉台风“摩羯”的全貌及其演变过程,并对其带来的暴雨开展三维“CT”式扫描,进而“看清”台风内部结构。
5日19时15分,台风“摩羯”加强为超强台风级,以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海南到广东沿海靠近。卫星中心利用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中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等,以气象卫星组网的方式,更快更大范围地“监视”台风移动路径、云系演变、环流特征、风场、温湿度和降水等情况,为台风的路径、强度和风雨影响研判和预报等提供有效支撑。
受“摩羯”残余环流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等地仍将有强降雨。北方地区多降水,南方地区高温持续。风云气象卫星将持续组网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