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日至6日,以“Glob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Give Space a Chance”为主题的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IAC)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会议同期举办大型国际航天展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携多款宇航产品亮相此次展会,以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近年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宇航领域取得的成果。
运载火箭展区,“老将”长征二号丁自1992年8月9日首次成功发射后,截至目前共完成81次发射任务,发射成功率100%,并以一箭41星的优异成绩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新兵”长征六号甲为我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自2022年3月29日首飞以来三战三捷,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展会上,新一代运载火箭新成员长征六号丙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实现国际展会首秀。
卫星展区中,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展品丰富,亮点纷呈。风云三号降水卫星填补全球中低纬度降水三维立体层析探测数据空白,在轨与C星、D星、E星组网观测,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具备“上午、下午、晨昏、倾斜”四类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四号卫星国际首次单星实现“多光谱二维成像+高光谱三维探测”,推动全球静止气象卫星从“平面”探测跨入“平面+立体”综合探测。陆地探测一号卫星构建了全球首个L波段分布式SAR测绘双星星座,服务地质、地震、土地、减灾、测绘、林业等行业。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全球首次实现双波长双体制大气激光探测,为我国碳监测提供高精度遥感数据支撑。除此之外,卫星智能制造中心也参加展会,该产线具有高效协同、泛在感知、自动装测、精细质控、智能管控等特点,市场前景可观。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此次还展出了微型星敏感器、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空间锂离子蓄电池、星载光纤陀螺姿态敏感器、10Nms控制力矩陀螺、1Nm大力矩反作用飞轮、柔性太阳电池翼、低成本通用接口商业卫星离轨装置等多种类宇航先进单机产品,通过充分推介展示争取潜在用户,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其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还参加了“Launch Vehicles in Service or in Development”分论坛交流活动。
国际宇航大会是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举办的宇航领域年度盛会,因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具有巨大商业价值,被誉为“航天界的奥林匹克”。该大会自1950年举办以来,目前已成功举办74届,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技人员、学生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和展览。